
高野山,由八座山峰環抱,如蓮花般。整個小鎮幾乎都是寺院,共有117座,成就一方靜謐的聖境。
順著街道緩步而行,路標清楚,石街潔淨。「金剛峯寺」在雨霧中,美得動人。
西元八一六年,嵯峨天皇賜予空海法師整片高野山。空海精通建築工法,以壇上伽藍 (僧侶聚集修行道場)為構想,最先興建的,便是金剛峯寺。
總本山的主殿,以木構築成,有大唐寺院的遺風。穿行於一重又一重的迴廊,千年木屋在光影間呼吸,靜默而有生命,與日本庭園的幽寂相融。
或許因為早晨人少,或因為雨霧,金剛峯寺如相應的守護神,成了此行讓我動容的地方。
繼續前行,大雨傾下,慶幸有一乘院穩固的傘相伴。遠見朱紅高聳的「根本大塔」,側梯脫鞋,登上木階,步入略昏暗的大塔。大日如來端坐中央,金光微微映照。點燃祈護的蠟燭,默默合十。
後來才知道,這裡正是「壇上伽藍」,真言宗的象徵之地。
雨中步行久了,想找個地方歇歇。出寺門,看見「寺café 成慶院」招牌。往上尋去,咖啡店藏在寺院的庭院裡。坐在榻榻米上,點一杯熱咖啡與地瓜銅鑼燒,竟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幸福。
回一乘院歸還雨傘,一輛巴士正好停在身旁,直覺地上了車。前往高野山的信仰中心「奧之院」。
十分鐘的車程,抵達後是一條兩公里的杉木古參道。杉樹高聳,沿途安葬著許多日本近代與歷史人物,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……皆在此長眠。
懷著敬畏之心,一步步走過御廟橋,來到最深處「弘法大師御廟」。據說大師在此入定,至今仍於靜坐中為世人祈福。整個空間瀰漫著神聖虔誠的氣息。
行至「御茶所」,在大灶上舀取熱茶,坐在木凳上,口中的茶溫令人感到佛寺的慈悲。這裡是巨大的墓地,雖是陽光普照的正午,遊人眾多,我仍不免心生畏懼。於奧之院,沒有攝影。
戴上帽子,決定步行前往今晚的宿坊。
途中在「天風 terrace」午餐,佛陀碗與米吐司,都美味極了,有人說這間店值得專程造訪。一樓是美麗的伴手禮店,帶了兩塊當地清淨的香皂,一塊正在教室裡。
想供奉一尊阿彌陀佛,一直等待「相應」。路過珠數屋佳兵衛,老店主請我喝茶、吃和果子。有一尊香檀木佛像,雕工細緻,卻非結阿彌陀手印。終究未買,但相伴良久…。
踏出店門,忽然驚喜看見,一尊發光的地藏菩薩。午後的金光靜靜落在祂的肩上,溫柔祥和。
那一刻,心若不執著於尋,光便自會來。也許相應不在於所得,而在於那份無所求的寧靜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待續…。